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七十四章重返宗师(2 / 3)

加入书签

非是终点,仅仅只是一个起点,如果连成为武学宗师都让他骄傲,那么他未免也显得太渺小了,他的目标可是成为武学大宗师,可是要破碎虚空。

“闲儿,明年朝廷有意攻灭吐谷浑,你可愿率领一军前往大军之中?”魏文通在家宴之中,看向魏闲。

“爹爹,这就算了,等上元节之后,孩儿想要到江湖走一走,会一会天下诸多高手。”魏闲淡笑道。

对于杨广,魏闲也不知道该说他雄才伟略呢,还是说他太心急了。大业元年,他便营建东都,迁都洛阳,历时十个月,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。那东都就在旧洛阳之西,规模宏大,周长五十余里,分为宫城、皇城、外敦城等三部分,宫城是宫殿所在地,皇城是官衙所在地,外敦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处所在地,有居民区一百余坊,另有丰都市、大同市、通远市等三大市场。

东都一建成,便成为天下第一大城,迁移众多富商、大户到了东都,随着朝廷迁都完成,人口近百万。

不仅仅是营建东都,杨广还同时下令开凿大运河,以洛阳为中心,分为三大段,南抵余杭,北达涿郡,全长2700公里。

而就在今年,杨广颁《大业律》,改州为郡;改官制,设五省、三台、五监、十六府等。

当然还有一个大创举,那就是在大业二年,杨广开创了科举,奠定科举制度,以科举取材。此举一出,天下轰动,世家纷纷记恨此制度,使得天下动荡不安,多有世家鼓动杨家诸王起兵造反。

不得不说,杨广许多策略、构思都堪称伟大,那大运河可谓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,促进了南北交流;科举制度,事实证明了这一制度终结了世家大阀,在这一制度诞生以后,仅仅二三百年前,曾经垄断官场不可一世的世家,被扫尽了历史的垃圾堆。

“也罢,你从小就颇有主意,只是行走江湖切记勿高调,江湖之中高手众多,武学宗师却也不是无敌。”魏文通说道,随后取出一册,交给了魏闲:“这是上个月为父觐见陛下,向陛下讨要的天下高手,凡是朝廷所知的宗师高手,尽皆记录在这上面。”

“多谢爹爹!”魏闲说道。

家宴结束后,魏闲回到了自己的房间,迫不及待地拿起了那书册,翻开来看,排在第一位的就是‘散人’宁道奇,上面有关于宁道奇的介绍,这宁道奇精通天地造化,以‘散手八扑’闻名天下,虚实之间浑然天成。

排在第二位的是‘武尊’毕玄,毕玄乃是大漠草原的第一高手,武功为‘炎阳奇功’,年轻时善使月狼矛,性格如火,自负且骄傲,其出身于突厥贵族,好武成痴,武学天赋惊人,纵横大草原无敌、盛名数十年长垂不衰,突厥能够一统草原,控弦之士近百万,强盛不可思议,最重要的就属因为突厥背后站着‘武尊’毕玄。

排在第三位的是‘奕剑大师’傅采林,傅采林乃是高句丽人,一生痴心于剑,剑道天赋出众,在高句丽创立了奕剑阁,为奕剑阁掌门。傅采林的武功除了奕剑术,还有九玄大法。十年前,有倭人入侵高句丽,傅采林单凭一剑,接连斩杀倭人三十余名高手,助高句丽军队消灭五万倭人,声传天下。

排在第四位的乃是宋阀阀主、‘天刀’宋缺,此人乃是武功、兵法双绝的一代宗师,极为支持汉人血统,并且希冀完成由南征北的大业,对于隋朝皇室有胡人血统而鄙视不已,割据岭南。其一个‘天刀’称谓,便道尽了其江湖地位,尤其难得的是其人雄才大略,天资纵人,可谓是一人占尽了风头。

“天刀八式,看来宋缺是还未创出第九式!”魏闲看着‘天刀’宋缺的介绍,若有所思。

不过也不得不让人佩服,因为宋缺凭借着这八式刀法,便已然击败了邪派前辈高人,曾经的天下第一用刀高手——霸刀。

在宋缺之后,则是‘邪王’石之轩,此人天纵奇才,武学天赋令人惊叹,身兼魔门中‘花间派’和‘补天派’的掌门,其融汇‘花间’和‘补天’两道心法创造了奇功‘天一心法’,更是靠此心法,使得他创造的‘幻魔身法’和‘不死印法’臻达登峰造极的境界,若非石之轩中了慈航静斋的计策,因为碧秀心之死,走火入魔,在江湖之中销声匿迹,说不定已然统一魔门,成为魔门继‘邪帝’向雨田之后的又一位邪帝,登顶天地间的武学大宗师。

“可惜石之轩因碧秀心之死,人格分裂,双重人格,想要愈合道心,谈何容易!”魏闲叹了口气,为石之轩感到惋惜。

谁也不会想到,朝中大名鼎鼎的裴矩,亲自将突厥分为東突厥、西突厥,使得東西突厥内戰连连,奈何不了对方,使得东突厥的启民可汗甚至不得不采取表面臣服于隋的政策,使得大隋左右逢源。而谁也想不到,这位裴矩大人,就是石之轩的化名。

在石之轩之后,则是‘阴后’祝玉妍,祝玉妍乃是魔门第一大派‘阴葵派’掌门人。年轻时曾被‘邪王’石之轩所骗,以至于无法练成《天魔大法》第十八重境界。

“《天魔策》麼?”魏闲低声喃喃自语。

在此时江湖之中,流传着四大武林奇书,这四大武林奇书分别是《战神图录》、《长生诀》、《慈航剑典》和《天魔策》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