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六十八章 奈我何(2 / 3)

加入书签

抖动都能破个稀里哗啦。

这个粘膜外层有多菲薄,蝉翼什么的一般人也不清楚。

最简单的,高粱饴,就是东山哪个土特产,高粱饴糖,小时候,估计很多人都吃过。

打开糖纸,包裹在糖块身上的哪层薄的白色透明的玩意,其实就和这个薄膜差不多,风大一点都能吹破。

大家可以想一下,在不破坏糖衣的前提下,还要用针线把这个糖衣从一个糖块移植到另外一个糖块上,这个难度得有多难。

张凡瞅着,心里也不停的做着比较,“嗯,这样我也能做到”

“嗯,这里我应该做的比叶医生好!”

“嗯,这一点我就做的没叶医生好了。看来我得回去再练一练了。”

三人行必有我师,医生这个行当,就是这么可悲,永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,永远有需要提升的地方。

“主任,患者血压下降!估计消化道出血了。”

“输血!”叶医生不敢说话,这个时候吴老腾的一下,如同一个豹子一样,站了起来对着巡回护士说道。

叶医生手里提着外膜,心里着急的都能跳起来咬人了,早不出血,晚不出血,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,患者出血了!

“张凡!”吴老低着声音喊了一句。

这就如同是冲锋的命令一样。老头知道,要是论手术成熟度,张凡或许比他差一点,但要论进入腹腔的速度,他绝对不是这小子的对手,这就是年纪的差距。

所以,吴老没有站在主刀的位置,而是把主刀的位置让给了张凡。

张凡也没犹豫,这个时候不是讲客气的时候,必须要有当仁不让的气概。

生死就在一线。

大脑这个玩意,怎么说呢。就如电脑一样会宕机的。特别是再一些特殊环境下。

正常情况下,大脑没事的时候,比如消化道出血了,大脑就如一个非常牛逼的将帅一样:众血管开始收缩,各位将军去把胃的粘膜窟窿给我补起来。

呼啦啦一群血小板啊,蛋白啊,血管啊,粘合的粘合,收缩的收缩,口子就被补起来了。

这就是气极的人有时候被气的吐血了,也就一两口血,大多数还是能被大脑指挥着补起来的。

感觉很帅气。

可,一旦大脑开始缺血缺氧,身体内的好多因子激素受不到控制的命令,就如遍地烽烟的末代王朝一样,各有各的章法。

而且,最早跳反的往往就是消化道,老子不干了,为啥老子一边盛着饭,一边还要装着大便呢?

在各种激素的刺激的下,应激状态发生了,消化道开始出血。而这个时候,胃部也就神经还是听大脑指挥的。

可大脑呢,因为缺血缺氧,自己都快顾不住了,消化道的神经反馈给大脑:老大,消化道出血了,收缩血管吗?

“收缩个蛋,老子这会缺氧、缺血呢,给老子扩张血管,加大输送!”

然后心脏第一时间开始加速的跳动,血管也开始如同海绵体一样开始充血,变大。这一下就如多米诺一样,山崩海裂了。

这里面有个说法,大脑控制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心脏和肺脏。

简单的,听过淹死的,却没听过自己把自己憋死的,所以,这个心肺不受人的意志控制,是听大脑的。

大脑一旦不行,心脏的首要任务,直接就是去保护大脑。

而消化道则不一样,这个玩意就如同游离在边缘的人一样,大多数的时候听老大大脑的招呼,而有时候也不听大脑的招呼。

比如肠道的蠕动,大脑说:来给老子跳个快节奏的迪斯科,肠道这个时候理都不理大脑,还是自己在一边慢慢蠕动。

而一旦有个刺激,比如吃了不合适的东西,毒蘑菇啊之类的,这个玩意立马就爬在哪里装死,老子不动了。毒蘑菇毒到它了吗?没有,但它就是趴在那里装死不蠕动,好似再说“奈我何!”

所以,当大脑缺血缺氧的时候,消化道出血了。

现在的情况是,大脑出血马上就要改善了,可消化道已经不听招呼了,“你一会充血,一会不充血,老子不和你玩了!”

手术的重点直接就从大脑慢慢的变成了消化道。

半个小时的血管缝合,马上就要结束了,可消化道出血了。

叶医生憋着气,耳朵里面不敢有一点点的多余的声音进入,因为他担心受到影响后,功亏一篑。

“没事,没事,一定没事的,吴老在,吴老主刀,一定会没事的。”心里念叨着,手底下不带停的缝合着吻合的血管。

一针一线,血管就如口袋一样,慢慢的口子被收拢了。

当最后一针缝合后,叶医生才敢喘了一口大气,“快,打开加闭的血管!血压怎么样。”

前半句是给助手说的,后半句是问麻醉医生的。

“血压持续下降,出血估计很厉害。四百CC已经入了,不见一点起色。”

原本攥起来的心更是提了起来,眼睛还没从显微镜下移开的他,脑子里面直接就跳出了一句话:“手术成功,人挂了!”

这就是医疗界,所有医生都不愿意见到的场面。明明手术成功了,可人挂了。所以一个人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