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虎狼窝(1 / 2)

加入书签

散席后安平郡主将嘉禧拉到房间说悄悄话:“长公主,这袁二郎和顾二郎哪个好一些?非要从勋爵里面选吗?”

嘉禧冷哼一声:“这袁文绍和顾廷烨可都不是省油的灯。”

安平郡主追问:“怎么说?”

嘉禧解释道:“忠勤伯有二子,长子袁文纯,娶的是伯夫人的亲侄女,袁家大郎的亲表妹。次子便是袁文绍,虽说袁家两个儿子皆是伯夫人所出,但伯夫人却格外偏心袁大郎,袁二郎也是耳根子软的,伯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。这伯夫人私下里还将伯府的东西偷偷转回娘家,如今忠勤伯府也就一个爵位了,这袁二郎日后分家也拿不到多少。这伯夫人对亲生儿子尚且如此,这袁二郎的大娘子怕是不好做,但这袁二郎是个有出息的,日后如何全看妻子如何劝导监督了。”

安平郡主叹了口气:“袁二郎的媳妇不好当啊!”

嘉禧点点头又道:“顾廷烨的生母白氏是扬州盐商之女,这顾二郎与一姓朱的梨园戏子来往颇多,听说那朱氏已经有了身孕。”

安平郡主吃惊:“那!那!那不就是外室吗!顾二郎只比华姐儿大一岁!怎么!怎么!”许久叹了口气:“这袁二郎自己还行,袁家……,这顾二郎自己不行,家族可以,唉。”

嘉禧笑道:“勋爵人家只剩下这两个公子了,世家大族,达官显贵华兰的身份不够,出众一些的寒门举子多是有恩师,要娶恩师之女,要么就是自幼定下了婚约,再者就是被榜下捉婿,能让她选的不过是一些耕读人家的举子,就看她们如何选择了。”

盛老太太和姚小娘属意袁二郎,虽不能袭爵但却是嫡子,与嫡长子一母同胞,日后肯定不会差,而顾家,嫁过去就是两个婆婆,嫡子是驸马,嫡女是王妃,庶出的无论如何也斗不过嫡出的,华兰却更属意顾廷烨,直言顾廷烨将来更有出息。

这边盛家挑挑拣拣的袁家却出了变故,忠勤伯爵府火速为嫡次子袁文绍求娶宁远侯府次女顾廷熳,虽然大户人家不看嫡庶,但袁家介意的可不是嫡庶,是嫁妆,毕竟候府庶女大嫁妆和五品官员庶女的嫁妆可不一样。这下华兰终是如愿以偿的与顾廷烨定了亲。

华兰定了亲后宫里的女官便到了盛府,那些个女官得了嘉禧的授意每日都暗戳戳的给盛老太太罪受,偏生别人还察觉不到什么,但凡她悄悄的说嘉禧的坏话那些女官便让她跪着抄佛经,你不是喜欢礼佛嘛,让你礼个够,姚小娘和她的两个女儿也跑不了,不是跪祠堂就是打手板在就是抄书。几人不是没有哭诉过,但那些女官的品阶有些是大于盛纶的,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了。

定了婚事之后宁远侯府便来下聘,顾廷烨是生母白小娘有钱,对于儿子娶媳妇自然不会吝啬,宁远侯府送来的聘礼叫华兰如同开了屏的孔雀一样炫耀了好几天。

按理来说华兰才刚及笄,也不用那么着急就成婚,京城勋贵多是待儿子考取功名,姑娘二十岁才大婚的,宁远侯府此举倒是十分着急,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迎亲,六礼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,华兰很是高兴,觉得顾家是重视她。

宁远侯府的事情怎么看怎么不对劲,公主和驸马,王爷和王妃都没有成婚,这顾二郎怎么就这么着急。

华兰与顾廷烨大婚半个月后顾廷烨便领着一个怀孕的女子入了府,盛家人这才知道顾廷烨的外室已经有了孩子了,那女子入府不到半个月便诞下了宁远侯府的长孙女,秦大娘子便做主给了那女子名份,宁远侯亲自给第一个孙女取名蓉,按着顾家字辈便是叫顾书蓉了。

华兰入府不到一个月便当了母亲,很是委屈,华兰回家哭诉,盛老太太宽慰道:“不过是一个庶长女,你是她的嫡母,把她抱到你房里养那是天经地义,现在最要紧的生一个儿子。”

华兰回府后便想将蓉姐儿抱到屋中,朱小娘便一顿哭闹,华兰委屈道:“主君,这满京都哪家的庶子庶女不是养在主母房中,我不过是按着规矩办事罢了。”

朱曼娘穿着里衣披头散发就跑了出来,跪在华兰面前哭道:“求主母可怜可怜大姑娘,大姑娘如今未满月,不能受风,求主母饶了大姑娘吧,等大姑娘满月,奴一定亲自送去主母院中。”

顾廷烨如今正稀罕朱曼娘,见这样心疼的将朱曼娘搂在怀里:“盛华兰,你怎能如此善妒,你若是闲着没事干就多去母亲身边尽孝,在胡搅蛮缠我就休了你。”

最后还是秦大娘子发话:“老二媳妇,蓉姐儿才刚出生离不得生母,你还年轻又有了身孕,等蓉姐儿满月就把蓉姐儿放到我屋里吧。”

宫里头传出消息宁华殿的张淑妃不大好了,张淑妃的三个女儿都入宫陪伴生母去了,许是料到自己大限将至张淑妃便托安寿公主请嘉禧入宫,在嘉禧映像中张妼晗是一个张扬明艳的女子,如今虚弱的躺在那里,让人不由得有些惋惜。

张淑妃见嘉禧过来强称起身体:“长公主殿下来了,我这身子,还请长公主见谅。”

嘉禧看着眼前人的样子忙上前将人扶着坐好: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