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02章 那一颗水仙玉珠(1 / 2)

加入书签

齐王当然发现了线索,不然当初也不会派马红英去寻江浔。
“当年在苏州一定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。”
顾甚微听着齐王神神叨叨的话,瞬间无语。
难怪这厮谋逆不成呢!瞅瞅你这脑瓜子,养了那么多武林高手,统统都是摆设吗?听听他说的这是什么话?了不得的事情是什么,你倒是说啊!
根本就一无所知吧!
花里胡哨弄了一出玉玺变飞雀,结果半道儿被人给截胡了!
费尽心机派人去了苏州,结果发现了了不得的事情!要你何用?
齐王跪在那里,身上的枷锁格外的重,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。可这并不是最致命的,最致命的是他感觉身侧的顾甚微定定的瞧着他,眼睛仿佛要射出利箭来,将他直接扎个对穿!
齐王一个哆嗦,他下意识的想要去摸签筒,可手晃动了几下又颓然不动了。
他如今手被限制着,穿着囚服,从前从不离身的签筒,这会儿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了。
顾甚微见他这般模样,愤愤不已。
难怪齐王是个天选背锅大侠,连行刺官家这种事情都一背一个不吱声,他这本事在姜太师面前都不够走一招的。如此倒不如她自己重头到尾说一遍。
“府尹大人,齐王证明我等所言非虚。那飞雀案的确是另有隐情,指使李畅行刺官家的人不是旁人,正是姜太师。”
“姜太师不反驳,是担心像之前一般被人啪啪打脸吗?”
“这一幕正好被当值的殿前司副都检点王珅撞见,二人慌乱离开的时候,不慎掉落了一颗水仙花纹的玉珠。”
她同韩时宴已经梳理过了整个过程,但是在座的不少人都还是一头雾水,尤其是那屏风后头的官家。
“知县夏仲安拿此事威胁姜太师,让他安排了御带李畅以及宫女福雅兄妹二人进宫,想要日后送女儿入后宫。”
“当时身为皇城使的康裕正在调查太师在长洲之过,他通过认识福雅,同夏仲安有书信往来,并且知晓夏知县手中有三张账册残页。”
顾甚微说起水仙花玉珠的时候,明显感受到一旁的姜太师呼吸急促了起来。
因为习武的缘故,她这个人浑身都是英气,眉头一挑愈发的显得嚣张强硬。
顾甚微没有理会他,继续说道,“姜太师你为了避免王珅事后发现李畅同你的联系,勾结了当时的另外一位副都检点袁惑。袁惑假意摔断了腿,让王珅在飞雀案那日当值。”
她说罢不等姜太师言语,又继续拱手说了起来。
顾甚微心中打定了主意,鄙视一番不中用的齐王,冲着王一和拱了拱手。
姜太师看着顾甚微的目光愈发的阴冷,只不过这一回他倒是没有立即开口辩解,只是定定地看着她。
“长江水患,官家使姜太师赴苏州赈灾。太师私自挪用国库银粮,与苏州官员长洲知县夏仲安、江浔、李京哲、陶然狼狈为奸,负责运转之人正是沧浪山洪氏。此乃祸事之端。”
姜太师果然不知道有那水仙花玉珠的存在。
顾甚微倒是也不恼怒,她挑了挑眉头。
“姜太师发现此事之后,先是命人勒死了小宫女福雅,告诉福雅的兄长福雅之死乃是官家所为,让李畅在封太子大典之上行刺官家为福雅报仇。”
“飞雀案,是你为了阻止康裕继续追查,为了太子早日登基,掩盖你的罪行而犯下的第二宗大罪。”
“行刺失败之后,你怂恿太子劝官家莫要继续深究下去,以免朝廷动荡。又使人杀死了王珅,并且伪造了一封他认罪的血书。”
“就因为你的一己之私,我父亲顾右年以及剩下那些为了官家可以豁出性命忠义之士,全都死在了那一日。”
“姜太师,在这么条血淋淋的人命面前,你深夜里就没有一丝丝的忏愧吗?”
顾甚微说着,声音里带了颤。
凶手往往毫无悔意,反倒是受害者遗孤日日夜夜鞭挞着自己……
我要是再强一些就好了……
早知道我要是拖也要拖着阿爹离开汴京就好了……
早知道……
姜太师被顾甚微灼热的视线盯着,有些不自在的挪开了视线,他扭过头朝着门口看去,一眼便瞧见了站在门口的剩下三个儿子。他们一个个都焦急的看了过来。
姜太师的视线从三人脸上扫过,最后落在了最小的那个儿子姜四郎身上。
他什么也没有说,又回过头来,看向了顾甚微的眼睛,“顾大人说话要讲证据。”
顾甚微冷笑一声,“当然有证据,如果没有证据的话,我同韩时宴今日也就不会站在这里了。”
她说着,给韩时宴使了个眼色。
韩时宴点了点头,从一旁的长观手中,接过了一个托盘,端到了王一和跟前。
“福雅同李畅是兄妹,且他们的舅父是长洲知县夏仲安,有他们入宫的文书籍贯为物证。”
“康裕正在调查姜太师,且夏仲安是知情人,手中有证据……先前康裕的手札可作证。”
“同时还有一张从夏仲安手中得到的账册残页,以及王珅捡到的那颗水仙花玉珠。”
王一和瞧着,拿起那颗水仙花玉珠看了看,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,突然变了脸色。他陡然站起身来,朝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